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珠漫推文 > 其他类型 > 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?看我气晕他后续+全文

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?看我气晕他后续+全文

南无火蛾万千悲勇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此时,李泰也反应过来了。他仗着李世民的宠爱,向来不怕太子,况且如今李承乾还犯下大罪,当即就要还手。他虽然胖,但吨位在那摆着,要打李承乾这个瘸子还是没啥问题的。但李承乾敢打他,自然不怕他还手,直接朗声道:“孤现在还是太子,是君!你是魏王,是臣。而且我是哥,你是弟,长兄如父。你要敢对我动手,那就是不忠不孝之人。如果传出去,你觉得天下人会如何看你?”李泰的拳头僵在半空,脸色变幻不定。他虽然已经斗倒了李承乾,但储位未决,他绝不能给人留下不忠不孝的话柄。李承乾则毫不客气,左右开弓,巴掌如雨点般落在李泰的脸上,打得他的大脑袋像个左右摇摆的拨浪鼓,肥硕的身体也不住后退。“你……你别太过分!”李泰也不是傻子,不能站着挨打,色厉内荏地喊了句后,拔腿就...

主角:罗乐萱唐千琴   更新:2025-04-09 14:35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罗乐萱唐千琴的其他类型小说《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?看我气晕他后续+全文》,由网络作家“南无火蛾万千悲勇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此时,李泰也反应过来了。他仗着李世民的宠爱,向来不怕太子,况且如今李承乾还犯下大罪,当即就要还手。他虽然胖,但吨位在那摆着,要打李承乾这个瘸子还是没啥问题的。但李承乾敢打他,自然不怕他还手,直接朗声道:“孤现在还是太子,是君!你是魏王,是臣。而且我是哥,你是弟,长兄如父。你要敢对我动手,那就是不忠不孝之人。如果传出去,你觉得天下人会如何看你?”李泰的拳头僵在半空,脸色变幻不定。他虽然已经斗倒了李承乾,但储位未决,他绝不能给人留下不忠不孝的话柄。李承乾则毫不客气,左右开弓,巴掌如雨点般落在李泰的脸上,打得他的大脑袋像个左右摇摆的拨浪鼓,肥硕的身体也不住后退。“你……你别太过分!”李泰也不是傻子,不能站着挨打,色厉内荏地喊了句后,拔腿就...

《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?看我气晕他后续+全文》精彩片段


此时,李泰也反应过来了。

他仗着李世民的宠爱,向来不怕太子,况且如今李承乾还犯下大罪,当即就要还手。

他虽然胖,但吨位在那摆着,要打李承乾这个瘸子还是没啥问题的。

但李承乾敢打他,自然不怕他还手,直接朗声道:“孤现在还是太子,是君!你是魏王,是臣。而且我是哥,你是弟,长兄如父。你要敢对我动手,那就是不忠不孝之人。如果传出去,你觉得天下人会如何看你?”

李泰的拳头僵在半空,脸色变幻不定。他虽然已经斗倒了李承乾,但储位未决,他绝不能给人留下不忠不孝的话柄。

李承乾则毫不客气,左右开弓,巴掌如雨点般落在李泰的脸上,打得他的大脑袋像个左右摇摆的拨浪鼓,肥硕的身体也不住后退。

“你……你别太过分!”

李泰也不是傻子,不能站着挨打,色厉内荏地喊了句后,拔腿就往后跑。

“玛德,你别跑!”李承乾虽然腿脚不便,但追上个胖子还是凑合能追上。

他几步赶上,抬起瘸腿,一脚狠狠踹在李泰的屁股上。

“啊!”的惨叫一声,李泰身体失去平衡,重重摔倒在地,脸上全是尘土。

随从们见状,赶紧围上来,将李泰护在中间扶了起来。

李泰咬牙切齿,脸色铁青,却不敢再停留。他狠狠瞪了李承乾一眼,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:“走!快扶本王走!”

李承乾站在原地,看着李泰狼狈逃窜的背影,一脸揶揄之色。

“哈哈,好弟弟,什么时候想哥了,可以再来哈,哥随时欢迎你!”

李泰听到这话,心中怒火更盛,却只能咬牙忍下,心中暗道,等父皇醒了,看我怎么收拾你。

看着李泰一伙人狼狈离开的背影,李承乾仰天大笑,自此他在长安城没有遗憾了。

翌日清晨,天色微亮,皇宫宫门缓缓打开。

李承乾一身华服,步履从容地走出东宫,身后跟着一众东宫下属。

这些人肩扛手抬,搬着大大小小的箱子,队伍浩浩荡荡,引得宫中下人和内廷官员纷纷侧目。

“太子殿下这是要做什么啊?”一名小太监低声问道,眼中满是好奇。

“谁知道呢?不过昨天朝上的事,你们听说了吗?”另一名内廷官员压低声音,神秘兮兮地说道。

“这事怎么可能没听说?太子殿下可是……”旁边的人刚想接话,却被同伴急忙打断。

“嘘!别说了,你不想活了啊?”那人紧张地环顾四周,生怕被人听见。

李承乾走在队伍最前面,耳中听着这些窃窃私语,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。

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。

长安城,虽地处关中平原,土地肥沃,但面积有限。随着人口增长,本地粮食产量无法满足需求。

因此,要维持大唐帝国首都的运转,就需要集全国之力。

但水路因黄河中下游三门峡段水流湍急,漕运根本无法顺利运达,这使得大唐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运输体系。这种“吸血式”供给自然加大了地方负担。

但即便如此,历来盛产枭雄的华夏土地上,也没人振臂一呼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”。究其原因,就是李世民实在太能打了,打得所有人都不敢有反抗之心。

随着丝绸之路的逐渐打通,长安城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华夏首都了,而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都会。

长安城的商业市场分为东西两市。

东市:位于皇城东南,靠近皇宫,主要服务于达官显贵,售卖商品以奢侈品为主,如丝绸、珠宝、瓷器等。

西市:位于皇城西南,靠近平民居住区和外来商旅聚集地,其中龙蛇混杂,商品种类繁多,下至日常用品,上至异域珍宝。如果是有熟识的牙人,在这还能买到不少市面上没有的东西。

李承乾出了宫门,心中有点纠结到底是去东市还是西市。

思考片刻后,回身吩咐道:“所有人兵分两路,一路随我去东市,另外一路去西市待命。”

他今天要大肆采买,一方面是为自己所带金银、铜钱做掩护。

另外他要让整个长安城的人都觉得,他这个太子已经放弃了挣扎,准备在最后的时光里尽情享乐。这会让所有大臣和李泰更放心让他随军出征。

东市距离皇宫并不远,不过十几刻钟便到了。因为他所带的人太多,一路上也引起了不少路人围观。

踏入东市,扑面而来的喧嚣声裹挟着香料与酒气,好似要将人卷入盛唐纸醉金迷的旋涡。晨光斜照在商铺房顶的琉璃瓦上,将整条街市镀成金色,连空气里飘着的尘埃都像撒了金粉。

这市场足足有五六千步长,其中绸缎行、瓷器行、金银行,林林总总,数不胜数。

李承乾今天是来疯狂消费的,没必要挨个逛,伸手一挥。

“把这条街最好的牙人叫来,孤要买东西!”

大唐皇室相对开明,就连李世民自己都没事出来逛街,但皇太子亲自跑出来买东西这事儿也够稀奇的。一时间引来无数人围观。

过了差不多几分钟,一个身着灰色长衫,肤色稍稍有些黝黑,相貌平平的男子走出人群。

李承乾见状微微挑眉:“你是这么条街最好的牙人?”

男子见状,单膝跪地,语气恭敬:“殿下,草民是牙人,但是不是最好,还需殿下品评。”

咦?这家伙有点意思,言语不卑不亢。

“行,现在有什么好货物,你尽管拿过来。吃的用的,玩的看的,本宫什么都要,但记住一定要最好,不然别怪本宫砸了你的招牌。”

男人起身,依旧语气恭敬:“殿下稍等片刻,草民马上就回来。”说完向人群中使了个眼色,立即有人给李承乾搬来把凳子。

时间过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,货物在男子的指挥下,陆陆续续在街口摆开。


房玄龄接话道:“如今陛下昏迷,这发兵旨意该如何下?”

这越过皇帝下旨发兵的头可没人敢领。

因为领这个头,那就证明皇帝不在,你也有威望和能力领着群臣下旨调兵,这几乎就等于说是,这人已经有造反能力了。

而且如今储君之位摇摆不定,有着能力,要是支持一位皇子,不就能发动二次玄武门之变了。

着急去死的李承乾,看着不说话的众大臣是烦的不行,一把将周围人推开一点。

“你们这帮人是真耽误时间,不就下旨调兵吗?孤来。”

他这话一出众大臣都眼前一亮。

从律法上来说,李承乾虽犯大错,刚才又给李世民气晕了。

但李世民还没明确下旨罢黜他储君之位,同时太子还有监国理政的权利,下旨出兵合理合法,而且将来李世民猜忌,也是猜忌李承乾,和他们没任何关系。

一众文武大臣互相对视,都默认让李承乾下旨出兵。

就连李泰党羽也是,毕竟目前情况,李承乾太子之位是板上钉钉的没了。

众文武大臣全部躬身行礼。

“请太子殿下决断。”

“咦?”面对众臣的躬身,李承乾心思一动,蝼蚁尚且贪生,何况人,要不是被逼到没办法,他也不能想死。

他或许能趁现在这个机会,博取一线生机。

可能是怕李承乾胡闹,房玄龄抢先说道:“启禀太子殿下,中书省已经提早拟好出兵方略,军情如火,还请太子立刻批答。”

李承乾见状,心中一阵冷笑,当我傻啊,这批完了不失去利用价值了。

房玄龄见他不说话,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之色,竟欺身上前:“还请太子殿下立刻批答,不然贻误军机,您可要罪上加罪了。”

卧槽?这老瘪犊子,你们自己在那儿磨磨唧唧的行,我没立刻批答就是贻误军机,这真是双标到不要脸了。

自己以前苟着是怕李世民,现在他晕过去了,你们还想欺负我?

当即双目微冷,语气阴沉:“房玄龄,本宫问问你,你这罪上加罪是什么意思?难道说你手上有陛下降罪于我的旨意?”

房玄龄没想到一直是软弱可欺的李承乾,竟然敢反问他,不过他这人心思深沉,瞬间就稳住心神。

“殿下刚才之行,在场诸位皆有目共睹,你那般目无君父,不是罪是什么?”

说实话,要论治国谋略,他肯定不如房玄龄,但论抓人说话漏洞,死咬不放,房玄龄在自己面前,顶多算个小学生。

当即一脸震怒的大喝道:“大胆房玄龄!你如没有陛下明旨,那你所说之话,就是污蔑当朝储君。”说着转头看向长孙无忌:“司徒大人,你说!房大人这是怎么罪。”

李承乾这问的人,可是大有讲究,这长孙无忌虽然不是主管刑律的官员,但却是主持修订唐代律法“唐律疏议”的主要负责人,对法律有着最高解释权。

再着长孙无忌虽然不支持他,但也不支持李泰,因此和房玄龄经常暗中斗气。

这话也给长孙无忌问愣了,没有立刻回答,因为李承乾给房玄龄安的这个罪名,属于矫诏,按律当斩。

但现在这情况能给房玄龄斩了吗?答案明显是不能的。

此时长孙无忌支支吾吾为难的同时,心里大为惊骇,他这外甥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厉害了?跟以前完全是两个人啊。

见他说不出来了,李承乾心中暗笑,他这个老谋深算的好舅舅也有今天。

不过他可没时间继续跟这帮人扯淡,现在时间对他来说就是生命。

当即看着众人说道:“孤,有监国行政之权,对也不对?”

有房玄龄这一出儿,谁还敢说不对,所有人都躬身道。

“遵太子教。”

李承乾见众人承认他的权利,当即趁热打铁,说出心中所想。

“薛延陀本是仰我大唐天威的蛮荒之族,如今竟敢犯境,孤,决定亲自率军出征,以迅雷之势讨伐不臣,扬我天威。”

他这话一出,群臣瞬间陷入寂静之中,一个个,你看我,我看你,此时他们肠子都悔青了,真是千不该万不该,不该承认太子的监国行政之权。

按理说他们都混迹官场多年,不该犯这种低级错误才是,但也是这太子殿下突然跟变了个人一样,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。

不过无论如何,这旨意他们是决不能承认。

就现在这个情况放李承乾率大军出去,无疑是肉包子打狗。

最可怕的是,这万一率领大军回来,直接来个清君侧,成不成功另说,但李世民醒了肯定得活活掐死他们。

此时一直没说话的武将群体,见文官们陷入两难境地,开始交头接耳。

李承乾也注意一众武将的蠢蠢欲动,但却没有丝毫意外。

毕竟这些人可是跟着李世民一起冲锋陷阵多年,除了君臣之情之外,还有袍泽之谊,他们这些人可不会像文官那般顾虑那么多。

现在大唐武将中,最高权重的自然是李靖,但这人向来明哲保身,基本上就是,让我打仗我就打仗,让我回家赋闲我就回家赋闲,其余事是一律不管。

其次是程知节,他这人也精的猴似得,应该也不会说什么。

果然这二人都默然不语。

这时刚才说话的尉迟敬德又站了出来,程知节见状拉了他几下,但根本没用。

“我说太子殿下啊,我是粗人说话直,您别见怪,现在这情况哈,您还是老实待在京城吧,不然等陛下醒了,找不到你可麻烦了。”

这话说的说他直吧,但直中稍稍带一点弯,不过李承乾也不在乎,当即说到:“孤为国征战,父皇找不到我有什么麻烦的?”

尉迟敬德这人倒当真实在,也没藏着掖着:“您不用和我说这些弯弯绕,不说别的,刚才在殿上你都给陛下骂成啥样了,他醒来不找你找谁,您是不知道,陛下年轻那会就记仇。”


这家伙怎么跟索命鬼似的,不赶紧去休息又跑来骚扰自己干嘛?

李承乾没好气地道:“没睡,怎么程将军也要跟孤一起睡吗?”

这时程咬金已经进入帐内,薛仁贵见状拱手道:“那草民先行告退。”

“嗯。”李承乾点头道。

薛仁贵走后,程咬金看着倒地的书桌和中间的灯台,有些不解。

“殿下,你这是唱的哪一出啊?”

“要你管?孤要休息了,程将军请便吧。”说完,李承乾直接走到床铺旁躺了下去。

程咬金其实是来问他需不需要吃点什么,此时讨了个没趣,只能悻悻离开。

与此同时,长安城内,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、繁华依旧。

但暗地里却波涛汹涌。究其原因,就是如今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已经注定要被废了。

相信李世民醒了以后,就会研究立储事宜了,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储君。

这让那些原本观望的朝臣也开始蠢蠢欲动,这其中不少人都属意魏王,这使得武德殿中人头攒动,好不热闹,好似明天李泰就要登基了一般。

但很多政治嗅觉敏锐的重臣,则依旧处于观望状态,特别是位居三公的皇亲国戚,最受李世民信任的长孙无忌。

此时司徒府中,长孙无忌和其舅舅、当朝重臣之一高士廉相对而坐。

“辅机,你说陛下最终会立谁为太子?”高士廉轻轻抿了一口盖碗中的茶水,问道。

长孙无忌对李世民的性格之了解,天下间除了已逝的长孙皇后,应该就没人比得过他。

沉吟半晌,声音不疾不徐地道:“陛下英明神武,而且正值壮年,依侄儿看,应该不会那么快再次立储。”

说完,他顿了顿,眼中闪过一丝精光:“而且就算立储,也不会是魏王。”

“哦?你为何如此确定?”

长孙无忌轻笑一声道:“你们以为承乾为何不受陛下喜爱?”

“难道不是他沉迷玩乐、骄奢淫逸,让陛下不喜吗?”

“这只是一方面原因。而且你别忘了,陛下年轻时也喜华服锦衣、美酒佳人。而且一朝皇太子,生活奢靡一些,那是问题吗?”

“哦?那愿闻侄儿高见。”

“阿舅,你和我也是为人父的人。世间哪个父亲不都是喜欢最像自己的儿子?我们的陛下英明神武,少年得志,他喜欢的儿子,应该是长相、能力都和他相似的人。”

“承乾患有腿疾,弓马皆废,且性格柔软,自然就不被陛下喜欢。那魏王李泰也是,身形肥胖,性格左右逢源,刚硬不足,肯定也不会被立为储君。”

此时李承乾要是听到这话,肯定直拍大腿:玛德,李世民喜欢刚的?早说啊,劳资能刚死他!

高士廉闻言,露出思量之色,而后才说道:“说到对陛下的了解,还得是你啊,分析透彻,一针见血。”

“那你认为哪位皇子会最终承继大位?”

“呵呵,依我看,晋王李治最有希望。”

“嗯?不对吧?你不是说陛下喜欢像他的?晋王可是出了名的性格温和。”

“你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咱们这位晋王殿下,表面温和,但实则性格坚韧不拔,颇有陛下年轻时的风范。知子莫若父,相信陛下也看出来了。”

“既然如此,那我们是不是马上开始支持晋王?”

“呵呵,不急。历朝历代,皇帝在世时,公然支持一位皇子都难有好下场。特别是咱们的陛下,可是千年难遇的明君,而且正值壮年,还是慢慢来吧。”

李承乾要是再听到这番话,肯定不拍大腿了,而是怀疑他俩究竟谁是穿越者?同时也会感叹长孙无忌这人实在太厉害了,这洞悉朝堂局势的能力简直媲美未卜先知。

这时,府中下人急匆匆地跑到长孙无忌身前,可能因为跑得太快,上气不接下气。

“大人……大喜啊……大喜。”

长孙无忌微微皱眉,语气颇为不悦:“我和你们说了多少次了,要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,如此像什么样子?”

“不……”下人缓了口气,继续道,“不是大人,是陛下,宫里传出消息,说陛下他要醒了。”

听到这话,长孙无忌和高士廉腾的一下站了起来。

“快……快准备朝服。”

当时午时,艳阳高照,李承乾骑在马上,一脸睡眼朦胧之色。

而且因为急行军造成的浑身酸痛也并未缓解,整个人龇牙咧嘴的。

不过一想到自己得到薛仁贵这等猛将,嘴角又不自觉露出笑意,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吧。

他身旁的程咬金见他这矛盾的表情,有些好奇:“殿下,你这是怎么了?”

李承乾自然不能告诉他,只是摇了摇头:“可能没休息好吧。”

“哦,李帅下令今日还是急行军,不行您就去后面马车里吧。”

李承乾这次倒没再坚持,欲速则不达,可别一下给自己练废了,毕竟自己这养尊处优的身体和瘸着的腿,属实经不起太大折腾。

“好,那孤就去马车中休息一会儿吧。”

程咬金一挥手,后面拉着辎重的马车停了下来。

李承乾也没客气,直接翻身下马,跳到车上。

这车上拉的都是马匹所需的干草料,躺在上面软乎乎的,而且还有一股草木清香。

可能是最近一直精神紧绷,加上连日行军的疲劳,借着午时暖阳,李承乾竟缓缓睡了过去。

午夜时分,皓月当空,星辰稀疏,清冷的月光洒在长安城的街巷间。

突然一阵蒙蒙细雨让月色变得朦胧起来。

雨声细碎,仿佛天地在私语,这使得如今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市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,空气中仿佛充斥着一抹温柔的韵律。

但此时的大唐权力中心——太极宫中,却处于一种诡谲气氛之中。

太极殿,李世民寝宫门口,甲士林立。而且这些士兵岁数都不小,最大的差不多得四十左右,不过各个面露凶光,筋肉扎实,一看就都是百战余生的悍卒。

为首将领更是如此,全是如今大唐军界中扛鼎的人物。

其中以尉迟敬德为首,后面则是宇文士及、段志玄、白仕让、杨武威等人。

这些人无一例外,都曾在李世民的精锐部队玄甲军中任职。

他们一起经历了隋末南征北伐的峥嵘岁月,可以说是一起在尸山血海中滚出来的,属于李世民铁杆中的铁杆。

就这么说吧,只要他们在场,谁想要害李世民,除非是他们都死了。

其实虽然李世民昏迷,但如今朝中也没人敢害他。究其原因,就是长安城内的禁军突然频繁调动。

这时,太医院首领甄权自寝宫内走出,众人见状立刻围了过去。

“陛下怎么样了?”

“陛下是不是醒了?召我等了吗?”


太极殿内,长孙无忌轻声走到李世民床榻前。看到他正在闭目休息,长孙无忌也没说话,只是静静站着。

过了良久,李世民双眼微睁:“是辅机来了吧?”

“启禀陛下,是臣来了。”

李世民拍了拍身旁床榻:“来,坐下说话。”

长孙无忌也没推辞,径直过去坐下。

“唉,朕刚才想了挺多。你说承乾为何做出那般大逆不道的事?”

长孙无忌能深受李世民信任,能力和其外戚身份只是一方面,主要还是行事谨慎。

沉吟片刻,他才小心翼翼道:“陛下,臣觉得,太子殿下可能是觉得他这次犯的错,陛下肯定不会原谅,情急之下才在朝堂上那般吧?”

“是吗?那你觉得承乾为何会做下错事?是朕管教不严吗?还是别的什么?”

这话中的意思可就太多了。

长孙无忌怎么可能不明白,李承乾弄到如今地步,完全是李世民逼迫所致,但这话肯定不能说。

而且作为臣子也不能说皇帝教子无方。但李世民这人向来喜欢听实话,又不能拍马屁。还有最后那句“别的什么”,意思就太多了。难道说‘陛下您皇位就是造反得来的,太子也是学您?’

“陛下,有可能是太子殿下不明白您的苦心吧。而且皇子教育朝廷有固定章程,又不是您一人说了算。至于别的,殿下年幼时至纯至孝,如今这般肯定是听信了小人谗言。”

面对这滴水不漏的回答,李世民点了点头,随即又笑了笑。

“陛下为何发笑?”长孙无忌神色不解。

“朕是笑啊,这承乾还真是朕的亲儿子。不瞒你说,其实当初你们劝朕行‘不得已之举’时,朕心里还有另外一个打算。”

“就是放弃所有一切,然后去皇宫质问大行高祖皇帝,明明我们都是您的儿子,为何您单单要把朕逼到死路上。”

长孙无忌听到这话,心中一动。看来陛下对太子的父子之情还是很深的,看来太子死罪肯定是免了。

“当然了,太子是您和皇后的第一个儿子,儿子像父亲不是正常吗?”

“是啊……是啊……儿子像父亲是正常的。”

说完,李世民眼中露出一丝柔软之色,心中不由回忆起李承乾小时候的点点滴滴。

良久,他微微叹了口气,而后飞快收起独属父亲的柔软,恢复大唐帝王的威严。

“辅机,你可知道今天城内禁军为何调动?”

长孙无忌这种重臣,消息灵通,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。

但事关皇室骨肉相残,他也不好明说。

“臣具体不知道。但今天中午,李绩派人押解一名刺客回长安,同时行军司马快马发回一份刺客口供。”

刺客?谁家刺客会冲到军营刺杀?

政治嗅觉敏锐的李世民立马意识到,这是有人在禁军中安插亲信了。

至于被刺杀的人,自然是如今随军的李承乾,其背后主使他也大致猜到。

“呵呵,好,好,好,一个个都是好本事啊。”

现在要是李承乾在这,本着气死李世民不偿命的宗旨,肯定跟着来一句“这不都是您带的好头”。

“辅机,你先退下吧,明天朝会,朕自有安排。”

“遵旨。”说完,长孙无忌便起身告退,同时心中暗道,今夜的长安城,应该要有人睡不着了

此时躺在马车上睡着的李承乾,被一阵寒意惊醒,睁眼一看,周围已是一片漆黑,大军也开始安营扎寨。

这让他不禁有些惊讶,自己这是睡了多久?天都黑了?


李承乾自然明白这道理,但没办法,自己现在是‘汗脚走钢丝’每一步都是赌,也只能是一赌再赌了。

这时携带财宝和工匠在后面行军的薛仁贵恰巧赶到,李承乾见状立即策马迎了过去:“怎么样?一路上可遇到麻烦?”

此时薛仁贵满脸疲惫之色,明显这一路并不轻松,毕竟他们没有李承乾在旁,一路上是提心吊胆的。

“回殿下,算是有惊无险吧。”说完看着面前大军,自然明白李承乾他们这是成功拿下张掖了,不过看着样子明显又要赶路,当即疑惑道:“殿下,你们这是要去哪儿?”

“时间紧迫,等会路上让向辉给你解释。”

“啊?那这些东西和工匠怎么办?”

“无妨,我已得到张掖守军印信,朝廷暂时不会知道张掖被我们夺了,他们伪装成给前线运送粮草的部队缓慢前进。”

李承乾这次去云中,极大可能会遇到战事,所以薛仁贵他必须带在身边。

当即对着他身旁的杜立说道:“杜总管,我分你五百人马,运送这些辎重向云中都督府方向行军,可有问题?”

杜立没有任何犹豫,爽快应下:“诺!”

没想到他答应的这么痛快,让李承乾愣了一下。

这个杜立自己虽然信任,但始终不知道他有多少能力,看来等安全以后要好好和他谈谈了。

转头看向侯君集:“孤,这些辎重中,有不少金银、铜钱,你马上取出来分发下去。”

侯君集自然明白他这是要收买人心,以防刚收编的士兵在路上哗变。

“末将这就去办。”说完并未离开而是问道:“对了殿下,张掖城中的粮草怎么办?是不是一把火烧了?”

李承乾摇了摇头拒绝,这些粮草可都是大唐百姓辛勤劳作所得,毁了实在有些心疼。

但也不能留给朝廷,因为这张掖粮草是朝廷提前囤积在此,用来支援李绩大军的。

思考片刻,嘴角露出一抹坏笑。

“你马上安排人,寻找些人中黄浇在粮仓中,如此等来年开春时这些粮米还可作为种子。”

如此不光能让李绩大军失去后勤,而且朝廷想用来做种子,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,搬运晾晒。

“臣这就去办!”说完顿了顿又道:“对了,程将军怎么办?”

“这人质他还打算多次利用,自然不能扔了,当即道:“带着。”

“臣明白!”

李承乾本来就挺有钱,加上临行前,他将自己东宫里看的、用的值钱东西全带出来的,数量甚巨。

半个时辰过后,他麾下所有士兵,腰间都鼓鼓的,明显是都分了不少钱银,而且每脸上都挂着兴奋的笑容。

李承乾见状叹了口气,心道,果然钱是让人行动的最大动力,此时看这些士兵的样子,也不用动员了。

但还是那句话,跟手下讲明我们因何能成功的理论依据以提升士气的行为,是时时刻刻的。

当即揉了揉脸,让自己尽量显得精神一些,然后策马至军前。

“兄弟们!都收到孤给的钱没?”

士兵们起身高呼道:‘收到了!收到了!’

“好,收到就好,不过孤要告诉你们,这些钱不过是九牛一毛,待咱们大事成就之时,孤会让给你们每个人加官进爵,让你们一辈子享受荣华富贵。”

“但这荣华富贵,是给好汉的!给勇士的!孤,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好汉?是不是敢勇往直前的猛士?”

士兵们听到这种话,自然没一个认怂,起身高呼:“勇往直前!勇往直前!”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